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明末强国梦 >> 第153章:斗智斗勇

第153章:斗智斗勇 2/2

报纸的第二版全部是减租减息,士绅一体纳粮的内容,有法规布告,有评论文章。第三版是农业技术和诗词杂文,主要介绍玉米地瓜这些新品种,温室育苗技术,冬小麦可以缩短生长期的介绍。还有具体的操作技术,温室的图纸和建造使用要点等等。第四版是工商广告。

本来第一期的重点是减租减息和官绅一体纳粮,结果被粮食风波冲淡了。

......

长清县位于济南西南40里的黄河边上,因为有黄河码头,距离大运河也不太远,又临近济南,所以是比较繁华的县城,城中有一家名为‘鲁兴’的大商铺,经营着布匹绸缎,其属下的店铺不少,有酒楼、有当铺、也有粮店。这家大商铺是兖州府鲁王朱寿鋐的产业。

在商铺后院里的一间雅致客厅中,两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正在品茶聊天。上手主座上坐着的是鲁兴的大掌柜,名叫沈志雄。客座上坐着的山西乔家在济南的祁县票号大掌柜,名叫张文清。

“听说前两天官府查囤粮户和粮店了,沈掌柜的这里怎么样?”端着茶杯的张文清问道。

沈志雄说:“不过走个过场,鲁王的产业谁敢查?不过也要给官府一个面子,我的粮站也开门卖粮了,不过是做做样子,粮食价钱定的高了一点,没有几个买主。”

“我是担心我们的粮库。这店铺是王府的产业不假,毕竟没有在王府里。”

沈志雄笑着说道:“张大掌柜放心好了,我们长清县里就是个小粮店,那么多粮食想存在长清也办不到,早就运到兖州了。长清的粮库里还不到一千石粮食。我倒是担心你财力不足吃不下曙光名下的粮食。真要是有那一天,你我可就赔大了。我如何向鲁王交代,王爷不得扒了我的皮?”

“曙光就是朱家的产业,不然何必下这么大的力气帮朱大典。当初我们还真没有想到朱家有这么多粮食,要不是我乔家财力雄厚,现在就栽了。乔东家还是失了一招啊!我就奇怪了,朱大典远在山东怎么招惹了乔东家,以至于乔东家不远千里的来找他的麻烦。”

朱大典在朝堂上揭了乔家的短,这种事情只有乔家的高层知道,他们这些掌柜的那里知道?

“是啊,朱家不过就是浙江金华的普通士绅家族。就算浙江的粮食都在他的手上,能有多少粮食?浙江富足,是鱼米之乡不假。除了上缴赋税,朝廷还不停地调运江南的粮食,这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浙江能有多少余粮?不要说乔东家失算,我到现在也是想不透啊!”

“今天是三月初六了,曙光的粮食已经买了十一天。光是我们,就吃进了他九万多石粮食。这几天济南码头上只有三四艘粮船了,看来朱家也是粮食将尽啊,但愿如此。我们两家洒出去的银子怕是过了百万了吧?”

“我投入多少银子你张大掌柜会不知道?我这边只是报了内务大管家,王爷并不知道。还是你乔东家财大气粗啊!”

“说实话,我心里没底呀,再来五万石,恐怕我们就吃不下了。你们王府可不能袖手旁观,再拿出点银子来吧。不然我们就只能冒险往外省运粮了!这山东地面你还想卖出去吗?”

“张大掌柜的,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你是怎么说的?不是你乔家包打天下吗?我们王府不过沾点光而已。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我做得了王爷的主吗?内务大管家能听我一句话就不错了。”

......

自从朱大典任职山东一来,朱家在山东的商铺渐渐多起来。乘这次粮食危机发行曙光货币的机会,各个店铺都打出了“本店使用曙光钱钞”的告示牌。曙光币能够兑换银两,就已经有了保障,能够买到价格低廉的粮食就更加坚挺,很多商铺都使用就更加方便了。这就使曙光货币在山东流行开来。

因为粮食商战的原因,曙光银行收取双向兑换的火耗一成,本来就是对付奸商的临时办法,而不是针对普通市民的。因此,为了减轻普通市民的负担,曙光银号规定:凭里正(基层的头头,相当于居委会主任,还算不上官吏)的具保条子,可以零二成(百分之二)火耗兑换十两以下的曙光钱钞。钱钞兑换银两免火耗。这个临时办法又推动了曙光币的发行量。

朱大典不懂经济,但是发行钱钞的账太容易算了。假如曙光钱币只是在城镇使用,山东省至少有三四十万城镇人口(全省人口600万),按每人持有一两曙光币计算,就是三四十万两。因为金属币数量少,这些钱几乎全部是曙光银行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商业的红火,货币数量会逐年增加。数量可观呀!就算这钱是借来的债务,这么一大笔无息贷款,还没有归还日期,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生意。他心里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儿子,这种来钱的道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第153章完---

喜欢明末强国梦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明末强国梦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 - 明末强国梦全文阅读 - 明末强国梦txt下载 - 早点包子铺的全部小说 - 明末强国梦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